在組織全國3D打印熊友到湖北武漢參觀中國****3D打印云工廠“意造網”期間,2015年7月14日,南極熊3D打印網到訪位于湖北武漢的武漢華科三維科技有限公司。這家2014年成立的公司,學術帶頭人史玉升教授是中國3D打印行業的中堅力量,究竟有著怎樣的來歷,而現在又經營的如何呢?南極熊3D打印網將為您曝光大量消息。
走出濱湖機電 創立華科三維
了解3D打印行業的人或許會聽說過,華科三維的核心團隊全部源自濱湖機電,武漢濱湖機電技術產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國內最早從事快速成型技術研究的公司之一,但受制于學校管理模式的影響,濱湖機電近幾年發展速度較慢,與當前3D打印行業的火爆程度難以匹敵。于是華中科技大學引入先進的管理團隊成立了華科三維,整合了學校3D打印資源。
2014年,華中科技大學產業集團、華中數控、華工投資、合旭控股及華中科大快速成型技術團隊等聯合發起成立了華科三維,2014年關于濱湖機電可能被華科三維收購的消息還在行業內傳得沸沸揚揚,但后來被濱湖機電否認。如今華科三維的工廠已經投入生產,辦公樓也裝修完畢等待入駐,位于光谷未來城的產業園也在籌建當中。


專注SLS技術 勇攀技術高峰
華中科技大學為加速高新技術成果的轉化,1996年起就建立了專門的校內中試平臺;2001年4月,快速成形系統通過了湖北省科學技術廳組織的“選擇性激光燒接快速成形技術及系統”鑒定。2011年,史玉升教授憑借1400×700×500mm全球****臺面快速成形裝備的問世,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同期被兩院院士評選為“2011中國十大科技進展”。
華科三維主要生產工業級3d打印機,技術類型以選擇性激光燒結(SLS)為主,目前的產品主要包括:HK S系列(以樹脂砂和可消失熔模為成型材料)主要用于通過與鑄造技術結合快速鑄造出發動機缸體、缸蓋、渦輪、葉輪等結構部復雜的零部件;HK S系列(以PS或覆膜砂為成型材料),研發出國際首臺“四激光、四振鏡、全球****臺面”****成型面積可達1400*1400*500mm粉末燒結快速成形裝備,主要用于大型鑄造熔模的整體成型;HK P系列(以尼龍、聚丙烯等熔點低于170℃的高分子為成型材料),主要用于小批量生產功能性測試零件;HK L系列(以光敏樹脂為成型材料),主要用于玩具、建筑、工藝品設計等開發領域。HK C系列(以氧化鋁、氧化鋯等陶瓷為成型材料),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醫療領域;而HK M系列(以鈦合金、鋁合金等為成型材料)產品還沒有完全商品化,沒有量產。





市場穩步增長 工業需求剛性
3D打印技術已經存在30年,在國內也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一直應用于工業領域,多年來在一些工業領域已經成為必備的設備,據華科三維營銷中心總經理黃智介紹,近幾年3D打印技術的火熱也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更多人認識和使用3D打印機,目前華科三維處于滿產狀態,正在生產的設備80%以上都是客戶下好的訂單,組裝調試之后就會被發送到客戶手中,訂單出貨周期在2個月左右。
目前華科三維的年產能可以達到70臺設備,總銷售額可以達到5000萬以上。這在目前中國3D打印行業可以排到靠前的位置,購買產品的客戶主要來自于汽車行業、航空航天、船舶、科研院所、醫院等。而需求正在穩步增長,原有客戶持續購買和新增客戶共同托起了華科三維的市場。

工業級3D打印需以材料應用為導向
華科三維營銷中心總經理黃智,已經從事增材制行業(之前在濱湖機電)十多年時間,見證了3D打印行業的風雨和成長。
在回答南極熊提出的“工業級3D打印將會有什么樣的發展趨勢”這個問題的時候,黃總說,“對于工業級的3D打印機,也會像目前的桌面級機器一樣,價格肯定會降低。華科三維研發生產的SLS 3D打印機,很早就注重材料的多樣性適用。3D打印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需要有3D打印+的精神。3D打印,其實不能說是一個行業,而是一種工具,一種可以協助其他行業進行研發和生產的工具。所以,我們的3D打印需要滲透到各種行業當中去,協助和幫助傳統的制造和工藝,而不是顛覆。傳統行業,它們對材料有特定的要求,3D打印需要適用更多的材料,主動去迎合傳統行業。”
布局3D打印云服務 啟動兼并收購
當談及華科三維未來的戰略時,黃智介紹,除了繼續投入研發推出新的產品外,華科三維還將在全國設立多個3D打印云服務中心,輻射周邊及全國市場提供高質量的工業3d打印服務,目前已經規劃的城市包括武漢、天津、深圳、成都、溫州等地。
同時,為了進一步保證設備及耗材的穩定性,華科三維將動用資本的力量收購國外的上下游企業,包括關鍵元器件、耗材研發、后處理工藝等方面的公司。打造堅實的上下游供應,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在南極熊3D打印網專訪期間,有貨車將組裝調試好的3D打印打包發貨,也有貨車運來新的設備部件,一片繁忙的景象。南極熊衷心希望華科三維這輛3D打印戰車,能夠跑上快車道,奔向更美好的明天。